三、政策變化 央企發行擴投資專項債
11月25日消息,經國務院批準及國資委安排,由中國國新發行3000億元穩增長擴投資專項債,中國誠通發行2000億元穩增長擴投資專項債,均用于重點支持“兩重”“兩新”項目投資,主要包括重大設備更新及技術改造投資、重大科技創新項目投資、重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等,推動央企高質量發展,助力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誠通和中國國新均是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的國有資本運營公司,央企信用資次同陽生員父貝劃Ay 非,之所以引起市場關注,在于本次獲批發行的債券名稱是穩增長擴投資專項債:用于重點支持“兩重”、“兩新”項目投資。
唯器與名,不可以假人。往年我國都是通過政策性銀行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籌措資金,增加投資,以對沖經濟下行風險。此次由央企發行5000億擴投資專項債,是否意味著地方融資平臺的發揮空間將被進一步壓縮?
坐老而于次為此次中企發行600億擴投資專項債對地方融資平臺影響有限。一是因為其并不占用地方政府的專項債額度,二是當前專項債使用的主要難點在于尋找到收益和投向都符合要求的項日。
在地方融資平臺嚴防債務新增的大背景下,由中央在本輪一攬子增量政策中發揮更大作用,不失為一種有意義的嘗試。
今年上半年專項債發行速度遠低于預期,主要原因在于專項債資金與項目難以匹配。
但目前完成5%經濟增速目標壓力不小,增量財政政策仍需適度加力,因此,最近多部委都進行了吹風,將專項債的使用范圍持續擴大。
用于土地收儲
十地儲備是指地方政府為調控土地市場、促進土地資源合理利用,依法取得土地,進行前期開發、儲存以備供應士地的
行為。
近年來土地出讓收入持續下滑,使地方政府都勒緊了腰帶,雖有意愿進行土地儲備,但往往缺乏相應資金。
11月11日,自然資源部發布了《關于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資金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士地的通知》為地方政府打開了政策窗口,支持各地結合實際情況,與存量土地的業主企業合理確定收購價格。
通過使用專項債資金收購存量土地,減少存量閑置土地規模,消化和盤活存量土地,降低房地產市場供給,從而改善市場供求關系。
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
除收回收購存量閑置土地,專項債還可用于收購存量商品房,由地方自主決策、自愿實施。同時優化調整保障性安居工程補助資金支持方向,支持地方更多通過消化存量房的方式來籌集保障性住房的房源。
地方債務仍將是監管重點
今年各地密集進行了全口徑地方債務監測工作部署和培訓,有些區域也與近期重啟了債務統計上報工作。
按照官方統計口徑,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隱性債務總額從14.3萬億元大幅降至2.3萬億元,達成隱債清零目標已經不是難事,為何要在此時進行全口徑債務監測?
一是防范隱債一邊化解一邊新增。從實踐來看,當經濟承壓需要地方政府通過基礎設施和產業升級投資拉動經濟時,往往都會伴隨隱形債務的增長,不能掉以輕
二是監測城投的經營性債務。經營債務大體可以分為金融債務(如銀行貸款、債券和非標等)和非金融債務(如應付賬款、應付票據等)。
一般認為城投平臺的經營性債務超過60萬億,其來源也是多種多樣,如正常經營中產生的企業債務;借新還舊導致的債務規模擴大;為地方兜底,卻由于種種原因未曾納入隱債管理的債務等等。
對經營性債務風險的化解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指導方案,但回顧10年來的化債歷程,高層的思路是一以貫之的:
從經濟風險積累和化解看,過去,經濟高速發展掩蓋了一些矛盾和風險。現在,伴隨著經濟增速下調,各類隱性風險逐步顯性化,地方政府性債務、影子銀行、房地產等領域風險正在顯露,就業也存在結構性風險。這些風險,有的來自經濟結構調整中政府行為越位,有的來自市場主體在經濟繁榮時的盲目投資,有的來自缺乏長遠考慮而過度承諾,有的則與國際金融危機沖擊有直接關系。綜合判斷,我們面臨的風險總體可控,但化解以高杠桿和泡沫化為主要特征的各類風險將持續一段時間。我們必須標本兼治、對癥下藥,建立健全化解各類風險的體制機制,通過延長處理時間減少一次性風險沖擊力度,如果有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威脅,就要果斷采取外科手術式的方法進行處理。
-習近平,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
來源:南京卓遠